云南娘家人上海服务站奔赴企业一线,助力抗
2023/6/20 来源:不详北京湿疹医院电话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8816.html
在复工复产和就业脱贫齐头并进的关键时期,云南娘家人上海服务站在抗疫复工、稳岗脱贫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暖心鼓励,帮助务工人员尽快适应企业防疫复工要求
为了鼓励更多务工人员尽早复工返岗,娘家人上海站通过走访企业,督促企业落实防护措施,保障务工人员防护物资,同时向务工人员做好防疫宣传,引导务工人员增强抗疫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争取企业关怀倾斜政策,尽可能帮助务工人员稳定就业。第一次外出的建档立卡务工人员,特别是易迁安置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存在缺乏生存技能、沟通交流障碍、生活习惯差异等问题,面临适应慢,不稳定的困难。我们通过及时与企业沟通,给予建档立卡困难务工人员多一些关爱和鼓励。刚到长兴天能帅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几名大姚建档立卡人员,初次外出务工,胆子小、学得慢,一时难以适应企业工作。我们与企业沟通,在车间管理工作中多给他们一点时间适应,同时还面对面鼓励他们增强自信,留心学习,尽快适应新环境。
实时掌握集中输出复工动态,助推防疫稳岗工作。在用工地政府优惠政策扶持下,我省部分输出地抓住机遇,快速组织集中输出,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呈现良好态势。以昭通为例,目前已有镇雄县人,威信县人,永善县人,绥江县人返回浙江务工。楚雄大姚先后集中输送多人到浙江长兴,输送人到海宁联丰东进电子有限公司。
娘家人上海站及时了解返岗情况,结合复工形势积极展开工作。为了让外出务工人员快速适应,提高稳岗率,我们协同娘家站各分站(点)和各输出地驻外工作站积极配合,加大复工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助力务工人员及时返岗复工,联合用工企业共同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防疫抗疫,复工稳岗工作。
耐心引导,帮助务工人员增强科学防范疫情的自觉意识
为了让大批量集中返岗和新入职务工人员能提高防控疫情配合度,娘家站坚守在一线,做实抗疫稳岗工作。
三八妇女节期间,娘家人上海站为返岗的女务工人员送去关爱。针对在宿舍待岗,等待企业复工的女务工者,我们前往宿舍与她们交流、谈心,稳定情绪。得知她们唯一的口罩都已破旧,只能反复洗重复用,娘家人上海站没有丝毫犹豫,把备用的口罩送给她们。还指导她们正确使用口罩方法,改变了她们用洗涤和开水烫一次性口罩的错误做法。
3月12日,永善县“点对点”集中组织名务工人员到嘉兴返岗复工,其中建档立卡户名。娘家人上海站在务工人员集中乘车到达的第一时间就开展防疫宣传,做好复工稳岗的动员。通过现场讲解正确防疫措施及有效防护方法,帮助务工者树立防疫意识和自信。
贴心维护,积极妥善化解复工复产中出现的劳动纠纷
春节前海宁市许村镇宣威籍务工人员欠薪事件,企业承诺春节后复工时结清,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复工延期。娘家人上海站持续跟踪,通过及时与企业和务工人员协调沟通,双方最终达成采用相互理解的工作方式,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昭通永善第一次到嘉兴的18名残疾务工人员,有的是腿部残疾,有的是手残缺。特殊群体更需要关爱,为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抗疫防疫要求,融入新的工作生活环境,娘家人上海站及时赶到企业,向企业争取有效的关爱措施,根据务工人员伤残程度安置合适的岗位。
一个易地搬迁点的建档立卡贫困苗族务工人员,还未办理正式入职手续就意外死亡,因其妻子年前去世,年仅3岁的孩子成为了孤儿,其同来务工的父悲痛欲绝。娘家人上海站及时协调劳务服务站与企业沟通,尽量为其争取最大利益,同时给予其父亲极大安抚慰籍。尽力帮助就业困难的残疾务工人员匹配企业。两名曲靖籍残疾务工者被劳务中介招到一家企业,因为伤残被拒,没有企业接纳的她们求助娘家人上海站,希望帮助协调安置。娘家人上海站及时多方联系曲靖劳务工作站、信息联络员和用工企业,在充分尊重务工者自身意愿的同时,帮助寻求匹配她们能力的岗位。
爱心帮扶,帮助初次外出的困难务工者渡过适应期难关
娘家人上海站深入企业一线,为初次外出的务工人员做抗疫稳岗培训。同时给予有特殊困难的务工人员救助慰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稳定就业的信心。
长兴县和平镇浙江永达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有云南务工人员61人,大部分是初次外出,融入和适应企业很难。其中还有部分务工人员刚到务工地就因疫情管控被隔离,情绪很不稳定。娘家人上海站及时前往企业进行思想引导、稳岗培训,还对特殊困难的给予救助,同时争取企业优惠政策,尽力帮助他们渡过适应期。长兴悦达塑业有限公司有26名楚雄大姚务工者,其中10人是第一次进工厂,担心自己不能适应企业管理,胜任不了工作,有畏难情绪,想打退堂鼓。我们采取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稳心稳岗。
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有多云南务工人员,楚雄大姚刚进厂的8名务工人员由于家庭贫困,工资还未发放,生活困难向娘家站求助。娘家人上海站及时进厂给予救助慰问,帮助他们缓解生活压力,同时与企业进行协调,加大关爱力度,助推稳定务工。(云南省总工会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