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司法
2025/4/20 来源:不详<
连日来
云南法院结合
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
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切实解决群众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司法权益
接下来
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这些法院是怎么做的吧
温情调解
“张法官,我想通了,我愿意支付娃娃的抚养费,但是我只有这个星期天有时间,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办理一下?”
“没事,只要你方便,我们可以加班。”
这是保山市昌宁县人民法院办案法官与案件当事人李某在电话里的对话。杨某与李某原系夫妻关系,在婚育关系存续期间生育一子,后来两人因为夫妻感情破裂,于年3月21日协议离婚。离婚时双方约定,孩子与杨某一起生活,由李某支付孩子抚养费共计10万元,定于年3月21日支付6万元,剩余4万元定于年11月4日前一次性支付。
办理离婚手续后,孩子随杨某一起生活,但约定时间到期后,李某却没有按期支付第二笔抚养费。监护人杨某多次追要未果后,向昌宁法院提起诉讼。
受理案件后,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承办法官及时联系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由于被告李某长期在外省打工,承办法官多次与其电话联系,李某最终明白了抚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愿意一次性付清离婚时商定的还未给付其孩子的剩余抚养费4万元。
4月11日,承办法官早早来到了办公室,调试好视频设备,准备好相关案件材料。上午10时,原告监护人来到法院,经视频沟通确认后,被告李某将4万元案款转给办案法官,办案法官当场将案款转给了原告监护人。收到案款后,原告监护人当即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
暖心执行
四月初的迪庆州德钦县还透着些许寒气,那天下班后,德钦县人民法院执行人员接到一通急切的电话,电话那头,申请人诉说着自己的委屈与不满,执行人员耐心听完,并认真解释案件的办理程序和进度,并承诺第二天去他的饭店看看,申请人这才平静下来。
第二天一上班,执行人员就来到了飞来寺景区的一家小饭店内进行实地勘查,这才明白了申请人昨天急切打电话的原因,被执行人在租住期间将申请人所属的饭店及酒店弄得脏乱不堪,申请人要求立即执行租金,被执行人尽快把他的东西清空。执行人员立即与被执行人视频连线,确认物件所有权,告知被执行人在一周内搬离放置在饭店内的所有财产,申请人表示认同法院执行人员的处理方案。
法院在冻结被执行人财产后的十五天后将被执行人账号内的所有案款划拨至执行局账户内,翌日,将案款全部支付给申请人,至此,该案件得以圆满执行。
为民解忧
“虽然每个人分到的钱不多,但我们能感受到弥勒市人民法院法官及工作人员的用心执行,他们千里奔波为我们要回种子款,我们很感谢他们!”
近日,在红河州弥勒市虹溪镇太和村委会中和村,弥勒法院执行局开展执行案款集中发放,共为99名申请执行人发放元。
杨某等99名农户出售玉米种子给郭某,后郭某因经营不善,拖欠杨某等人30多万元玉米种子款。双方多次交涉未果,最终经司法调解达成协议,由郭某限期支付杨某等人玉米种子款.2元。但郭某一直未履行义务,杨某等人遂向弥勒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为帮助申请人尽快拿到玉米种子款,强制执行立案第二日,弥勒法院迅速作出特案特办、特案快办的决定。
执行局按要求迅速组织人员推进案件办理,第一时间查控被执行人的财产,同时启动执前和解程序,传唤双方当事人前来协商,但被执行人远在昭通市威信县,只能远程协商。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弥勒法院执行局到申请执行人居住地,召开申请执行人约谈大会。经过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被执行人于今年三月底前支付申请执行人玉米种子款人民币元,剩余款项五月底前付清。
为防止被执行人假意和解,实则规避执行、转移财产,执行干警往返千里到被执行人居住地,先后查明了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发现确无财产可供强制执行。执行干警又辗转找到被执行人本人,向其释法明理,并告知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最终,被执行人按照和解协议将元执行款汇入了弥勒法院账户。
原标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司法权益,云南法院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