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新官上任,博望坡火烧得好,原来项目
2022/9/12 来源:不详北京比较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三国演义》剧照
文|龙凤铭
小女子读三国,一样的情怀,不一样的视角,一起唠唠!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亮新官上任也一样,而且这把火在历史上很名,那就是:“火烧博望坡”。火烧博望坡,之所以有名,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原因:这是诸葛亮出山的第一仗
第二个原因: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大捷
第三个原因:这一仗树立了诸葛亮威望
第四个原因:这一仗奠定了诸葛亮地位
《三国演义》剧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场仗的开局局势:
曹操集团
集团实力:已拥有全国四分之一江山本仗主帅:夏侯惇,配副将于禁、李典等军马人数:10万大军战争目标:直取新野,生擒刘备,活捉诸葛亮团队氛围:曹操亲自指挥,众将闻令而动,主帅立军令状
刘备作坊
作坊规模:暂借荆州之新野弹丸之地本仗主帅:关羽、张飞、赵云、刘备军马人数:约人战争目标:新野脱险,树立威信,奠定地位(后两项为诸葛亮个人的目标)团队氛围:孔明新官上任,刘备将信将疑,众将口服心不服
大伙儿看过这开局局势后,是不是感觉刘备作坊根本没有得胜的可能性,但是诸葛亮办到了,而且一把火烧得好,烧出了威望,烧出了地位,他是怎么办到的呢?原来项目管理是奥妙。
下面,我们就结合“项目管理”来跟大家进行本次战役的剖析:
项目管理第一步:启动阶段(帐前受命)
1、诸葛亮作为项目发起人跟刘备介绍博望坡项目
在曹军压境前,诸葛亮早就料到曹操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派大军来犯,所以自从他加入刘备作坊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练兵,把泥腿子变成正规军,按诸葛亮的说法:“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练之,一可当百。”
《三国演义》剧照刘备看到诸葛亮训练的士兵有模有样,心中大喜,说道:“我得军师,如鱼得水。”,还亲自织了一顶帽子送给诸葛亮,谁知道被诸葛亮拒绝了,还说刘备是不是忘记了自己的大志向,目前局势这么危急,还自己去做这种小事。
一旁的关张二人听到,气得不行,本来就因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觉得他这么自夸;后来又三顾茅庐,觉得他非常清高;此刻又不领大哥情义,觉得他如此自大。不过诸葛亮此时胸有成竹,也不在乎他们怎么看。
《三国演义》剧照诸葛亮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带刘备去博望坡巡查,顺便介绍自己的战略规划:博望坡有很多草木,曹军如果来了,将他们引入峡谷之中,然后用火攻即可。
2、刘备任命项目总负责人诸葛亮
夏侯惇大军压境,离新野还有四十里,大家都非常着急,特别是刘备,因为他不知道诸葛亮的计策灵不灵,毕竟是第一次合作。于是他急匆匆地找诸葛亮,诸葛亮一眼就看出了刘备的疑虑,于是就说:“我看主公的神色,不像是忧虑曹军压境,而是忧虑我的计策灵不灵啊。”
《三国演义》剧照刘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当然担心啊,打败仗倒也习以为常了,但面前这位小自己20岁的27岁小哥哥,可是他坚持三顾茅庐请过来的,如果打败了岂不是自己的颜面也尽失。诸葛亮立马给了他一颗定心丸:“主公有多大胆略,亮便有多少谋略。”
《三国演义》剧照刘备一听,信心足了很多,估计也在心里默默暗示自己“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他可是卧龙啊,信,信,必须信。”,于是立马命令下属:“取我的佩剑与印信来。”,并将佩剑和印信一起交与了诸葛亮,还说道:“交与军师,以令三军。”
《三国演义》剧照诸葛亮一看,也是感动得不行,这等于刘备把所有的生家性命都交给了自己,立马拜道:“主公诚意,亮心领矣。”估计此时,心里也划过三千次“这个主公没有投错。”
《三国演义》剧照3、诸葛亮开誓师鼓动大会
诸葛亮拿着刘备的佩剑和印信,召集全军开了誓师鼓动大会,虽然会议中颇有坎坷,因为有刘备坐阵旁边支持,倒也还算顺利,这小哥哥也确实艺高人胆大,在誓师鼓动大会时直接安排了孙乾、简雍先布置好庆功宴席,并将功劳薄准备好。
《三国演义》剧照项目管理第二步:规划阶段(运筹帷幄)
1、角色分工
在本次战役中,涉及到的角色如下:
项目总负责人:诸葛亮;主帅:关羽、张飞、赵云、刘备;副将:关平、刘封;前哨官;粮秣官、新野守城官、向导官等。
2、行动计划(每个角色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和标准)
前哨官:将曹军的一举一动随时报上来
粮秣官:将库中粮秣悉心查点、分发登帐,同时每日呈报库粮情况,并备足车马,随时听候调用。
新野守城官:加固城防,四个门要细心查看和守护,不得有丝毫懈怠
向导官:勘察地形,如实汇报,以备作战制定策略
关羽:带兵马往博望坡左侧豫山脚下埋伏,让曹军的先锋部队经过不出战,因为他们的粮草在后面,如果看到南面火起,则放火焚烧他们的粮草,然后乘胜追击曹兵。
《三国演义》剧照张飞:带兵马往博望坡右侧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一见南面起火,也向敌军屯粮草处放火烧。
关平、刘封:带兵马,备足引火用的物品,于博望坡南面等候,到初更时,曹军一到就开始放火。
赵云:带所部兵马为前锋,于博望坡北面摆阵迎敌,但只要输、不要赢,目的在于诱敌深入,将曹军引入到博望坡峡谷内。
刘备:亲领一军作为后援,接应赵云,只可败不可胜,目的为进一步诱敌深入。
孙乾、简雍:准备庆功宴席及功劳簿。
诸葛亮:坐守县城指挥部,监控整个计划执行,随机应对危机。
项目管理第三步:执行阶段(按图索骥)
第一步:制定策略(诸葛亮)
《三国演义》剧照第二步:诱敌深入(赵云)
《三国演义》剧照第三步:确保入瓮(刘备)
《三国演义》剧照第四步:放火烧粮(关平、刘封)
《三国演义》剧照第五步:瓮中捉鳖(关羽、张飞)
《三国演义》剧照项目管理第四步:监控阶段(防微杜渐)
《三国演义》剧照诸葛亮坐阵县城指挥部,根据自己的作战沙盘进行指挥。
项目管理第五步:收尾阶段(承前启后)
1、收兵庆功——庆祝项目完成
《三国演义》剧照2、表彰——杰出贡献者
《三国演义》剧照3、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三国演义》剧照《三国演义》剧照以上就是火烧博望坡的作战经过,刘备作坊实现了组织目标:新野脱险;诸葛亮也实现了个人目标:树立威望和奠定地位;刘备也证实了自己的眼光,对光复汉室更有信心了。
大家看看整个操作过程是不是完全符合咱们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啊,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衔接得天衣无缝,所以这就是火烧博望坡以少胜多的奥妙之所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
这个案例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我觉得最大的启示就是:项目管理是成功概率最高的管理方式,怪不得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推行项目管理。
我们一起普及一下项目管理的概念、特征和步骤
概念
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运用各种相关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各种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活动。
特征
特征一:一次性;特征二:独特性;特征三:可交付成果。
五大步骤
我们再一起看一下项目管理每个步骤应做的事情
注:本图片来自李祺老师课件PPT上图是项目管理完整的内容,简易版的看上文分析的每个步骤执行的重要内容即可,仅供参考。
我们再看一下项目管理的灵魂:授权合适和有效沟通
一个项目的成功,项目负责人的领导力非常重要,最主要体现在授权合适和有效沟通。
我们看到诸葛亮在授权各个角色时是非常讲究的,比如他派赵云去打先锋,只许败不许胜,换作关张二人就比较难做到;再比如他派刘备去进行再次诱敌,换其他任何一人都起不到作用。
有效沟通也做得非常到位,对于刘备的疑惑、关张的不服,都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其他人,包括赵云、关平、刘封及其他角色等,佩剑、印信到位,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所以,我们在运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这两点,这两点没做好,很容易功亏于溃。
我们最后看一下项目管理的基础:大BOSS的充分信任和授权
项目管理的成功,还有一个基础中的基础,就是大BOSS的充分信任和授权,在火烧博望坡案例中,刘备就表现得特别突出,虽然他跟诸葛亮也是第一次合作,自己也将信将疑,但是他仍旧选择“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将自己的佩剑和印信全部交给了诸葛亮,这是身家性命,最大的信任和授权。
所以,刘备能成就大业是必然的,跟他的先祖刘邦一样,精通识人用人之道,可惜因为义气用事,死得早了一些,不然将有更大的成就。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或管理者,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修炼的。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启发,也期待您留言分享自己的智慧,更希望您能转发此文帮助更多的人受益,谢谢!
注:本文章的题材选自《三国演义》,与真实历史如有冲突,还请见谅,谢谢!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即删,谢谢!)
#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