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德育不负春光美,共享阅读慧绥滨
2022/6/29 来源:不详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m.39.net/pf/a_5863540.html
春暖花开
SPRINGFLOWERS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又是一年春草绿。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也是一个整装前行的季节。
水韵潺潺,滋润万物生灵;书香幽幽,培育芸芸众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也是促进班主任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幸福感,绥滨县第一中学班主任寒假期间每人细读一本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籍,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年春季开学起利用每周二下午的班主任培训学习时间进行假期读书分享活动。4月18日,进行第二期分享的是孙传广、周鑫颖两位班主任。
孙传广老师分享的书名是《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作者:郑学志
浏览郑学志的《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你在欣赏到作者教育机智的同时,还会为作者加强干部培训的做法击节叫好,原来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关键不是自己不做,而是如何运筹帷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使班主任把体力劳动变成一项有教育技术含量的工作!孙传广老师的读书分享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好的班主任,一个成功的班主任,是每一名教师的心愿和心意。而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繁杂琐碎,千头万绪,常常会令我们忙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如何成为一名不断进步的班主任,读了郑学志老师的这本《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发现原来班主任也可以做得如此轻松。这本《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是从剖析老师们为什么活得累入手,提出树立光明正大的“偷懒”观念,到系统叙述"偷懒”的技巧,包括班级自动运行机制、学生自主化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全面告诉你如何科学“偷懒”、如何确保“偷懒”成功、如何留下“偷懒”好名声。全国著名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老师在读过这本书后感叹道:“原来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关键不是自己不做,而是如何运筹帷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使班主任把体力劳动变成一项有教育技术含量的工作!”说是偷懒,其实是只有肯在班级管理上动脑筋、下功夫,观察出学生的优缺点,把学生安排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和愿意及时做出改变,敢于信任学生的班主任才能偷得成这"懒”。简单地说,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从郑学志老师的这本书中,其中“构建一个让学生自主的制度体系”和“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独当一面的干部”这两部分内容令我感触最深,这就和魏书生老师说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一样,我觉得,要"偷懒”,就要让班级管理自主化。所谓班级管理自主化,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觉学习,自觉锻炼,自主生活。为此班主任首先应该抓好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强化干部队伍的培训,树立干部队伍的威信,刚开始要手把手地教,然后再慢慢放开。高一和高二班主任可以借鉴使用。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抓好榜样的示范作用,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示范的效果是有形的。对于学生身边的榜样我们要大树特树,就是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是与非,培养他们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有了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再加上学生干部的相互监督,慢慢地,学生们就会自觉学习、自主生活了,这就像校长说的班主任在不在班一个样。当然,我们建立人性化的班级制度也很重要。人性化的班级制度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它的约束,我相信,当我们管理班级时,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就会越来越轻松,这本书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我们的班级管理就有信心做得更好!另外本书中给我们很多班级管理的案例,大家可以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借鉴一下。
周鑫颖老师分享的书名是《选课走班问》,作者:王春易
本书简介:此书是北京十一学校“选课走班”10年的经验介绍,为选课走班提供流程、策略、工具和方法,帮助教师从容应对“新高考”。全书分为四部分,主要针对学生找到自己合适的跑道,教师育人方法的转变,学校管理层面的变革等进行分析,让学生得到全面个性化的发展。-HELLODECEMBER-
《选课走班问》读书分享周鑫颖
一、选课走班给教学带来哪些挑战?
(一)、来自学生的挑战
学生选课后,会生成属于自己的课表,然后按照自己的课表进行走班上课--到语文教室里上语文课,到数学教室里上数学课。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老师还是按照过去固有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从头讲到尾,学生就会质疑:为什么这节课到这间教室听老师讲,下节课要走到另一间教室听老师讲呢?也就是说,学生会质疑:为什么到了专业的学科教室里上课,还与过去的学习方式一样呢?
所以,选课走班后,学生首先就会挑战老师的教学方式。
实际上,学生到了学科教室里上课,难免会存在新奇的心理,对学习存有期待。对学科教室内的图书报刊、仪器设备、模型挂图、标本及实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分析一下,研究一会儿,这就是学习。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教室内的学习资源,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如果通过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那就让学生亲自观察、体验一下,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一下;如果学生自己可以利用资源学习,那就充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教师要主动将这些资源融入学习过程--用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用有效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学习,用这些资源使学科教学更加符合学科特点和规律,用这些资源使学科教学回归学科本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来自课程的挑战
原来的一门课程,现在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基础形成了多门课程。这种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
同一个学科,由于分层、分类形成了多个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兼顾学科固有的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又要根据不同层、不同类课程的特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获得学科发展,这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三)、来自教育的挑战
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科任教师遇到一些学生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经常迟到、听讲不集中、成绩不佳等等,经过多次帮助教育无效后,教师通常会告知班主任。班主任则会拿出自己的权威,再进行帮助、教育,甚至会告知家长,和家长一起教育学生。
但是今天,这种方式不行了。没有了行政班和行政班班主任,在教学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教师都送不出去了,自己必须尝试解决。教师需要更加关心学生,走入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不写作业的真正原因,分析他迟到的真实情况是什么,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协商解决的办法。
因此,在选课走班背景下,任何一位教师,如果不走进学生的内心,不全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