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说15三国曹魏不知名的名将朱灵
2022/5/17 来源:不详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栏目精彩回顾:#三国时代孙吴阵营之第一猛将甘宁#三国曹魏第一勇将典韦#三国蜀汉奕世忠义之将门父子傅肜傅佥
三国时代猛将如云,蜀汉“五虎上将”名头最响亮,五虎之后的魏延也闻名遐迩;曹魏“五子良将”叱咤风云,那么五子之后是谁?毕竟曹魏阵营人才鼎盛,估计不少人都说需要合计合计一下。《三国志》陈寿说威名仅次于五子良将的名将就是朱灵。朱灵也是配享曹操庙庭26功勋名臣之一,妥妥的曹魏大将名将。
图源百科
各位,朱灵是不是太陌生了,甚至有点突兀?因为《三国演义》太深入人心了,为塑造刘备更高更大的形象,顺手把朱灵垫了一下底子,贬了一贬朱灵,衬一衬高刘备,以至朱灵被大众边缘化,形象上成为了一个不堪信用的将领,真是委屈朱灵了。下面就来聊聊历史上真实的名将朱灵。
一、朱灵为什么在袁绍如日中天时投奔势力弱小的曹操?
(1)朱灵是谁?朱灵,字文博。“初,清河朱灵为袁绍将。”(《三国志魏书十七》)朱灵是清河鄃县(今山东夏津)人,是袁绍阵营的一名武将。“当是时,豪侠多附绍,皆思为之报,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三国志·袁绍传》)。袁绍任人唯亲,袁绍的亲属袁谭、袁熙、袁尚、高干分统一州,袁绍中央大军让逄纪、郭图统军,像田丰、沮授、审配、许攸、董昭、陈琳、管统这些都是袁绍的有名谋士,大将有颜良、文丒、张郃、高览,后人称之为“河北四庭柱”(张国良评书《平话三国》有“河北四庭柱”说法)。淳于琼、麴义等人知名度也较高,还有崔琰、阎柔、牵招、郭援、韩猛、蒋义渠、吕旷、吕翔、马延、审荣、焦触、张南等豪杰俊彦,朱灵在袁绍军的地位很尴尬,估计连他们都不如,是被边缘化的赋闲将领。(2)朱灵孰忠孰孝?据《三国志魏书十七》注引《九州春秋》记载:年,“初,清河季雍以鄃叛袁绍而降公孙瓒,瓒遣兵卫之。绍遣灵攻之。灵家在城中,瓒将灵母弟置城上,诱呼灵。灵望城涕泣曰:‘丈夫一出身与人,岂复顾家耶!’遂力战拔之,生擒雍,而灵家皆死。”军令如山,朱灵不得不从。那个时代重视春秋大义,朱灵胸怀大志,好男儿志在四方,忠与孝冲突只能选择尽忠。刘邦也曾被项羽逼得毫无退路。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岂能只顾独善一身而已,普遍是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的处世哲学,朱灵攻鄃县心中的悲苦又有谁知道?但是朱灵能够一口气打下鄃县,并俘虏敌军主将,看来还是挺有能耐的。(3)朱灵择主而仕。年(初平四年),“天子使太傅马日?、太仆赵岐和解关东。”(《袁绍传》)袁绍与公孙瓒暂时息兵。曹操与袁绍交好,“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曹操传》)“太祖之征陶谦,绍使灵督三营助太祖,战有功。绍所遣诸将各罢归,灵曰:‘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名主也。今已遇,复何之?’遂留不去。所将士卒慕之,皆随灵留。”(《三国志魏书十七》附《朱灵传》)这段话信息量很大。第一,朱灵在袁绍军是个不受重用的的中下级赋闲武将,所以被派去支援曹操攻打陶谦。第二,朱灵当时有一个营的直属部队,临时指挥三个营协同作战。估计一个营的兵力为一千人左右。图源百科
第三,朱灵颇具识人之明,眼光独到,认准曹操一定是个吞吐天下的英主。年(建安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曹公下令说:“有德之士,未必能够上进;上进之士,未必都能有德。陈平难道有德吗?苏秦难道守信吗?但陈平奠定了汉朝的基业,苏秦却辅佐弱小的燕国渡过难关。由此而论,才智之士即使有缺点,难道就不能重用吗?各级官府要仔细考虑,弄清这一点,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致被遗漏,不致不被提拔。”
第四,朱灵通过与曹操的接触与短暂的作战经历,发现了袁绍与曹操的差距,发现曹操身边人才济济,不拘一格,招贤用能,胸怀天下,前途无量,于是决定向郭嘉、荀彧学习看齐,遇到了就不错过,趁机脱离袁绍,勇敢果断改换门庭,选择投靠曹操。在袁绍如日中天、曹操艰苦创业时,朱灵在袁绍尚未统一北方时就投奔曹操,比田豫投奔曹操早了六、七年。
图源百科
第五,朱灵是个统军有道的将领。朱灵个人投奔曹操不奇怪,但手下士兵也跟着一起留下则是不简单啊,毕竟一齐过来支援曹操的另外两营的兵将都回归袁绍了,难道士兵们也认识曹操将来比袁绍有前途?不见得吧。至少朱灵有魅力,有威信,有独到的地方,这就说明朱灵治军有方,能满足部下的欲望,不摆架子,不显官威,与士兵打成一片,士兵们认定跟着主将朱灵能吃饱穿暖,可能也不受气,有人情味,还能喝点小酒,发点小财,有奔头。
朱灵归附曹操,一心一意,尽忠至终。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实践证明,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国无信不宁。人道变迁,唯道不变。正因为朱灵不管顺境逆境,不管风云变幻,始终坚守忠诚的处世态度,终得好报,善终于世,尽享哀荣。号称“河北四庭柱”的高览与张郃一起投降曹操,后来再无记载,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张郃后来成为曹魏的车骑将军,并不太知名的朱灵成为后将军,一同青史留名。阎柔、牵招、吕旷、吕翔等袁绍旧将后来也归降曹操,阎柔、牵招成为曹魏北方守御边疆的名将,成就还是比朱灵弱了一点。
二、朱灵征战各地,功勋卓著①年十二月,“袁术欲經徐州北就袁紹,曹公遣先主督朱靈、路招要擊術。未至,術病死。”(《刘备传》)曹操驻军官渡,袁术自从在陈国失败后,军势逐渐衰弱,想要依附袁绍,袁谭从青州派人迎接他。袁术想从下邳北面通过,正巧半途因病而死。朱灵、路招运气奇好,白捡了截击袁术的功劳。《三国演义》说朱灵无能,没有完成监督牵制刘备的任务,阻止刘备不力,让刘备欺骗,奇袭了下邳城,杀了太守车胄,脱离曹操再次割据独立。历史上朱灵在其中究竟表现如何,没有记载,不得而知。既然当初曹操都没有意识防范刘备逃跑,又如何给朱灵布置控制刘备的任务呢?再者,刘备手上有了兵,关羽、张飞又是超一流万人敌,朱灵这种将略短板的将领是无法阻挡刘备的。②年(建安十一年),“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合、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赵俨传》)这时,朱灵与“五子良将”等将领都是单独统率一个军,朱灵约五千兵马,统归赵俨指挥,参加征伐刘表。刚好刘表去世,其幼子刘琮继位,即向曹操投降。接着就是追击刘备的战斗和赤壁之战。由于赤壁之战时疫病流行,孙刘联军以火攻击败曹操水军,曹操迅速撤退,留下曹仁、徐晃镇守南郡。估计朱灵也难以有所作为,能够保持部队建制安全撤军就很不错了。图源:百科
③年,“十四年,以渊为行领军。太祖征孙权还,使渊督诸将击庐江叛者雷绪,绪破,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余屯,斩贼帅商曜,屠其城。从征韩遂等,战于渭南。又督朱灵平隃糜、汧氐。与太祖会安定,降杨秋。”当时朱灵、徐晃隶属夏侯渊指挥,首先击败庐江叛逆雷绪部,再分头进军西北。
朱灵随夏侯渊在渭南地区征伐韩遂势力。接着,受夏侯渊命令扫平隃糜、汧氐两地,然后再跟随夏侯渊进军安定城与曹操会合包围韩遂军杨秋部,逼迫杨秋投降。
④年(建安十六年),“秋七月,公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曹操传》)曹操西征,与马超的军队隔着潼关对峙。朱灵与徐晃担当全军的先头部队,按曹操的计谋,趁着天黑,利用马超军疏于防守的时机,偷偷渡过蒲阪津,突破黄河,占领西岸,安营扎寨,建立阵地,站稳脚跟,曹操大军声东击西,得以避开潼关,顺利渡过黄河天险,打败了马超的势力。
⑤年,“十七年,太祖乃还邺,以渊行护军将军,督朱灵、路招等屯长安,击破南山贼刘雄,降其众。围遂、超余党梁兴于鄠,拔之,斩兴,封博昌亭侯。”(《夏侯渊传》)曹操率中央军返回邺城,让夏侯渊担任护军将军,督领朱灵、路招等人驻守长安,击破了南山叛贼刘雄,迫使他的部属全部投降。又围歼韩遂、马超的部属梁兴于鄠县,夏侯渊被封为博昌亭侯。朱灵也是有功之臣。
⑥年,“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合、朱灵等攻破之。”(《曹操传》)曹操西征张鲁,抵达陈仓县,准备从武都郡氐族部落经过攻击阳平关。与张鲁友好的氐族人挡住道路,朱灵与张郃等受曹操的指派,作为先头部队进攻氐族首领窦茂。五月,曹军发动总攻击,将窦茂等全部诛杀,凉州为之震动,西平、金城将领麴演、蒋石等人一起杀了韩遂,归附曹操。夏侯渊乘机又督领朱灵平定了西北鲜卑、氐族。七月,曹操到达陽平关,张鲁巴郡、汉中郡全部投降。至此,凉州统属曹操。
西北战事,一是荡平韩遂、马超势力,二是迫降张鲁势力,三是击败鲜卑、氐族等夷狄。朱灵一直归夏侯渊指挥,与张郃、徐晃、路招等单列为军,并肩作战,屡建功勋。
三、朱灵为什么被曹操“讨厌”而遭到“夺营”?(1)朱灵被曹操“讨厌”之迷。大约年,“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赉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见其惮如此。”(《于禁传》)突然间,曹操派资历深厚、威严无情的于禁带领几十骑兵,以一纸命令就解除了朱灵的兵权,朱灵由一军之首领变为于禁部属都督。朱灵处之泰然,非常配合。
十几年来,朱灵一直都是与“五子良将”一道单列为一军,协同作战,名位也一直仅仅次于“五子”之后,多次战役战斗也没有记录朱灵不守军纪或败战等过失。那么,为什么曹操要用雷霆手段剥夺朱灵的兵权?
(2)有人说朱灵是袁绍安插在曹军的间谍朱灵在与袁绍的战争中去了哪里?史书没有记载朱灵参与对袁绍的战争。官渡之战前期,年朱灵被派去协助刘备截击袁术,直到年曹操平定冀州,朱灵没有战功记载。有人说朱灵是袁绍的卧底,被曹操怀疑,所以不让其参与对袁作战。这实在无根无据,纯属无稽之谈。
当时确实是袁强曹弱,有不少人脚踏两船,曹操也确实烧掉一堆通敌书简。但曹操正是用人之际,海纳百川,不拘小节。“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都上了战场,官渡之战投降的张郃也即刻参加了对袁战斗。
所以怀疑为间谍就不让上战场是不靠谱的。事实上应该是,保卫许昌防备刘表需要朱灵。很大程度上朱灵可能也不愿与旧主袁绍刀枪相见。这是可以理解的,很多忠义为重的将领都有类似的观念。
同时,朱灵可能被派驻南阳一带防备刘表,没有特别战功,所以没有战事记录。再加上平定袁绍都十几年了,这才想起来追究所谓的袁绍卧底?这绝对不可能。
(3)有人说朱灵参与了曹丕曹植争位。朱灵既不是曹操亲近,也不是曹丕、曹植属官,更不是曹操重臣,没有机会,也不够身份地位参与到机密敏感的夺嫡之争。所以,这也是不靠谱的臆想。
(4)朱灵接收冀州新兵表现欠佳。年,曹操平定冀州,配给朱灵五千新兵一千匹战马,负责镇守许南。曹操特别告诫朱灵:冀州新兵刚刚征召,一下子还不适应,军纪比较涣散。提醒朱灵治军严苛的个性需要收敛一下,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训导新兵不可急于求成,不可太过严厉,以免造成士兵哗变。从曹操的告诫可以看出,曹操非常清楚朱灵的弱点,也非常担心朱灵处事不当。所以才特别提醒朱灵注意。
图片源于百科
然而,事情的发展不幸被曹操言中。朱灵带兵经过豫州阳翟,中郎将程昂带头叛变,朱灵斩杀程昂,以武力才制止了部队内哄。朱灵据实报告曹操。曹操肯定感慨不已,心里有想法。但曹操给朱灵的复信语重心长,“太祖手书曰:‘兵中所以为危险者,外对敌国,内有奸谋不测之变。昔邓禹中分光武军西行,而有宗歆、冯愔之难,后将二十四骑还(宜阳),禹岂以是减损哉?来书恳恻,多引咎过,未必如所云也。”(《三国志魏书十七》注引《魏书》)曹操没有怪罪朱灵,分析了兵变的原因,引述东汉邓禹“威损栒邑,兵散宜阳”的历史故事启发开导朱灵。还指出了朱灵过分强调客观因素,有推诿御责的嫌疑。这封信信息量非常大。
第一,对邓禹损兵折将的故事的思考。公元25年,“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乃拜为前将军持节,中分麾下精兵二万人,遣西入关,令自选偏裨以下可与俱者。于是以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虑为祭酒,冯愔为积弩将军,樊崇为骁骑将军,宗歆为车骑将军,邓寻为建威将军,耿为赤眉将军,左于为军师将军,引而西”(班固《后汉书》)当时,光武帝刘秀只有四万兵马,分一半即二万人马让邓禹统率,将佐任由邓禹选择,进军长安控制关中。刘秀多次叮嘱邓禹迅速首攻长安争取民心,从而震慑关中,控制关中。但是邓禹固执己见,观望不前,也不听部属劝谏,错失战机。让部属觉得主将“畏敌”、“胆小”,加之关中饥荒,部队缺粮,邓禹让大军迁迴攻击关中北道筹粮,让冯愔、宗歆驻守恂邑。冯、宗二人为争权夺利发生内哄,冯愔杀害宗歆,部队出现混乱,士气大幅下降,邓禹遭到将士质疑,威信大大受损,又遭到西北地方军阀隗嚣的攻击,邓禹大败,只剩下二十四骑狼狈逃回宜阳。这就是邓禹兵败关中的惨痛经历。
刘秀最终没有追究邓禹的责任,邓禹之后也再没有机会掌兵。但邓禹长于政务短于兵略,不适合直接统兵作战。邓禹始终忠于刘秀,虽有重大失误,却是比作萧何,功大于过,成为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席。曹操用邓禹故事勉励朱灵,也表示不计较朱灵的失责。但是,从曹操的复信里,可以看到曹操的将将艺术与度量。
其实,曹操暗暗指出了朱灵的缺点:一是不把曹操的指示当一回事,左耳进右耳出,不作任何应对准备。二是过于主观自信,无视曹操的预警,我行我素。三是治军机械,缺乏警惕性,军情人心缺乏把握。四是危机应变不懂变通,手法单一,仅凭刚蛮之力,缺乏柔性。五是朱灵损兵折将,威望受损,部队战斗力受损。
第二,曹操以邓禹故事劝勉朱灵,说明曹操对朱灵很重视,很信任,寄予厚望,希望朱灵吸取经验教训,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第三,曹操表示原谅朱灵的过失,不予追究,显示了深爱之心。
(5)爱之深,恨之切。年后,朱灵多次都是独立一军参与作战,足见曹操重用。为什么曹操终于要狠心剥夺朱灵的兵权?恐怕不会是君臣性格不合那么简单,想起曹操告诫朱灵的邓禹故事,很大概率上,朱灵一直没有改掉老毛病,极有可能在多次的军事行动中,没有很好地贯彻曹操的用兵方略,至使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情况,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成果,使本来可以达到完美的胜利打了折扣,或者拖延了时间,或者加重了损失,等等。由于朱灵这些过失也不是重大失误,也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所以史书没有记载,曹操也一再容忍。毕竟,“爱之深,恨之切”,曹操终于忍不住要对朱灵给予一定实质性的惩戒。所以让治军严格、不近人情的于禁执行纪律。朱灵非常听话,非常配合,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和怨言。估计朱灵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常受到曹操的批评,又屡教不改,这是性格使然。曹操虽然剥夺朱灵兵权,但还是很爱惜朱灵,并没有弃用朱灵,让最信任的于禁直接领导朱灵,希望朱灵痛改前非。朱灵也非常忠诚曹操,知道曹操是“恨铁不成钢”,朱灵无怨无悔,甘当于禁的部督,依然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由此看来,朱灵的表现达不到曹操的预期,曹操“恨铁不成钢”才是朱灵受处分的原因。(6)朱灵被剥夺兵权的实质影响并不大。大约年,于禁“迁左将军,假节钺”(《于禁传》)。当时,于禁是“魏五子”中第一个任“四方将军”,并具有“假节钺”特权,可以代表君主行使权力。张辽为征东将军,张郃为荡寇将军,徐晃为平寇将军。这时,朱灵作为左将军于禁的部督,地位也不低,只是错过了汉中之战、濡须口之战。期间,朱灵很可能担任横海将军一职。李典儒雅博学,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时去世。
图源于百科
年,于禁督领七军约三万人马,以立义将军庞德为先锋,援助被关羽攻击的曹仁,同年八月,汉水流域发生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灾害,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估计朱灵此时没有参与樊城救援战,朱灵的职位比庞德高,若参战,应该有记录,而且很大程度会被俘,也象于禁一样需要孙权放还,朱灵于其中只字未提,就说明朱灵可能在年前或更早,已安排到东线与张辽并肩作战。据《孙权传》注引《魏略》记载:孙权写信给刚刚接位的曹丕说,东吴在荊州战役中与曹魏合作得很好,向曹魏放还了关羽俘虏的于禁及其护军浩周、司马东里衮,以表示东吴归顺曹魏的诚意。现在,“又闻张征东、朱横海今复还合肥,先王盟要,由来未久,且权自度未获罪衅,不审今者何以发起,牵军远次?”,孙权开始向曹丕诉苦,曹操撤除合肥的守军,以使东吴放心地去攻打刘备军,现在听闻张征东、朱横海又率军返回了合肥,这是为什么呢?显然,在这里孙权非常忌惮曹魏的张征东和朱横海两位将军进驻合肥前线。谁有那么大的威慑力?卢弼《三国志集解》说,张辽拜征东将军,“张征东”就是张辽。沈家本说:“朱横海”不知何名。当时曹魏朱姓名将是朱灵,“朱横海”很可能就是朱灵。年,张辽转任为前将军,张郃为左将军,徐晃加位右将军,朱灵为后将军。“文帝即位,封灵鄃侯,增其户邑”。(注引《魏书》)曹丕即位,增加朱灵的封邑,说明之前已有封邑,现在提高爵位增加封赏。曹丕在诏书中高度评价朱灵:“将军佐命先帝,典兵历年,威过方、邵,功逾绛、灌。图籍所美,何以加焉?朕受天命,帝有海内,元功之将,社稷之臣,皆朕所与同福共庆,传之无穷者也。”(注引《魏书》)曹丕表彰朱灵的功劳比刘邦时的周勃、灌婴还要大,是“元功之将,社稷之臣”。曹丕认为朱灵应该衣锦还乡,于是封朱灵为隃侯,鄃地大概是是朱灵的伤心地,灵谢曰:“高唐,宿所原。”曹丕如朱灵所愿,最终封为高唐侯。显然,朱灵受于禁节制影响并不大。年,朱灵同时与张辽、张郃、徐晃晋升为四方将军,为同一等级,仅仅名次排后。年,资历与朱灵相仿的臧霸迁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后来,被征为执金吾。牛金资历与朱灵差不多,勇猛果敢、屡建军功,前期一直跟随曹仁,后来亲近司马懿,被司马氏作为工具,年封后将军,又为司马氏所疑忌而遭毒杀,结局悲惨。四、朱灵是否参加石亭之战《满宠传》记载:“秋,使曹休从庐江南入合肥,令宠向夏口。……贼果从无强口断夹石,要休还路。休战不利,退走。会朱灵等从后来断道,与贼相遇。贼惊走,休军乃得还。”《贾逵传》记载:“太和二年,帝使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直向东关,曹休从皖,…逵东与休合进。…乃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二百里,得生贼,言休战败,权遣兵断夹石。诸将不知所出,或欲待后军。…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贼见逵军,遂退。”图源于百科
根据《满宠传》《贾逵传》记载,曹休石亭战败,吴军设计在夹石截击曹休,贾逵军到达夹石,吓退吴军,曹休得救。而直接令吴军撤退的部队是朱灵赶到为曹休殿后。猜想朱灵军隶属贾逵所督领,满宠是贾逵所督四军之一,朱灵为曹休断后事迹记载于满宠传,按陈寿春秋笔法分析,当时朱灵还不是四军之一,大概率是满宠部属先锋。朱灵部可能归属满宠指挥。而贾逵、满宠又归东线兵团曹休统辖。年(黄初三年),文聘迁后将军,封新野侯。年石亭之战又出现一个朱灵。如果救曹休的朱灵不是后将军的朱灵,那么,后一个朱灵力挽狂澜,救下大司马曹休可是大功一件,后来能不扬名立万?能不大加重用而青史留名?不合情理啊。如果两个朱灵是同一个人,文聘年顶替其后将军职位又作如何解释?朱灵年入祠曹操庙庭的身份还是后将军。难道可以同时任职两个后将军?或者以后将军同一级别的其他身份参与救援曹休?贾逵以豫州刺史身份督领前将军满宠等,一同救援曹休的,想来这个朱灵身份地位不会太低。朱灵应该是同一个人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是同一个人,就要解释清楚同时两个后将军的问题。哦亦云倾向于朱灵于年,改任其他同级职位而没有记载,或者年老的朱灵只享爵位?以名宿身份紧急救援曹休?猜测朱灵卒于魏明帝期间。五、朱灵终获善终,尽享哀荣。朱灵出身寒门,忠主上尽人事,有高光、有暗淡、有孤独,经历体会各种味道,兢兢业业,默默承受起起落落,算不上璀璨,却是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朱灵这个人在曹操集团早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资历能力堪比“五子良将”,地位也比较高,是曹操的重要将领之一。“灵遂为好将,名亚晃等”,朱灵获得了仅次于五子良将的评价,不失为曹魏名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国家的功臣簿,因此朱灵配享太庙是无以伦比的荣耀。朱灵去世后,谥为威侯,儿子朱术继承爵位。本文作者:哦亦云
编辑:三点水、马传鑫
-End-
全国疫情风险地区最新汇总(上下滑动查看)???(在粤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