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我们的教育故事雄县第三高级中学
2022/5/13 来源:不详为积极响应实习大队对加强顶岗实习生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部署,雄安新阳大队下辖雄县第三高级中学临时团支部于4月12日至4月15日在队内召开故事征集活动——我的教育故事、教育机智或教育案例。
本次故事征集活动分为三部分进行:故事分享、反思总结、文字记录。
第一部分,队员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遇到教育案例娓娓道来进行分享。
第二部分,在分享交流结束之后,大家针对自身处理教学事件的问题进行解决和总结,从反思中获得成长。
第三部分,经过大家一致商讨,选出三名同学比较典型的教学故事形成文字记录与之分享,希望每一名实习生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机智,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雄县第三高级中学
物理实习生---董潇
学生知识未掌握的应对措施
当遇到在课上出现提问学生,但学生回答不上的情况时,我会保持耐心,给予一些引导。比如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或做什么运动?如果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话,向心力是谁提供的?这些相关问题来慢慢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引导部分学生可以说出答案,但是有些学生依旧答不上,所以在课下的时候(天体运动为例)我会再给这类学生讲解一些基础知识,例如,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虽然是在椭圆轨道上运动,但是误差特别小,所以我们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再根据匀速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但是当时只有引力,所以是引力提供的向心力。先来给同学进行一个系统的知识讲解。之后再根据一些例题来加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结束后我会更改一下自己的备课结构,更为注重基础的东西,例如航天器中的对接以及相遇等较难的问题,我会在新课讲授中暂时舍弃掉,等到题中遇到之后再讲。
政治实习生---张硕
SPRING
STYLE
我的顶岗实习之旅
不知不觉,我的顶岗实习生活已一月有余,回忆这一个多月的点点滴滴,犹如昨日。还记得第一天到校报道的情景,进入校园的那一刻,我就被这所学校的人文气息所感动,孩子们热情的向我们打着招呼,向我们鞠躬问好,我第一次觉得我现在不仅仅是师大派过来学习的实习生,更是有着一个光荣的身份——教师。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在高一年级组的安排下,顺利进组,负责两个高考班的政治课,此时的我感觉到了身上的重任,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忧虑和不安,因为我发现总有一些棘手的事情在等待我处理,比如说我所负责的2个高考班,其中一个是大文的史地政组合,另一个是半文半理的物生政组合,这两个班就明显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在请教了我的指导老师和他们每一个班的班主任后,我决定针对不同的班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相比于物生政的组合,史地政组合的学生上课氛围更加活跃,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经常会有学生打断你,向你提出问题,这就在提醒我要做好充分的备课以应对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但物生政组合的学生就比较安静,活跃度不高,他们上课会紧跟着你的步伐,所以这就需要我不断的主动抛出问题,向学生提问,并通过安排一些课堂活动以鼓励他们参与进来。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渐渐对我所负责这两个班有了“应对之策”,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能够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语文实习生---华子豪
教学缩影
语文的美在“课本之外”
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以文化人”的作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而实际上,这四个方面也都贯彻着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对正确三观的引导和对思想内涵的启发。我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心灵。我在讲授《离骚(节选)》时展示了历史上对屈原之死的不同评价,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屈原身上那种不可玷污的“精神洁癖”;在讲授《蜀道难》时重点分析李白飘逸洒脱的行文特点,以此来引入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密切联系;在讲授《阿Q正传》时我为学生做了详细的介绍和生动地演绎,让学生真正带入到那个充满灰尘的年代,感受四万万普罗大众的可爱、可怜、可悲……我认为语文学科的美永远在“课本之外”,看似多余的内容反而是课本最想传达的讯息,如何感染学生使大家感受到语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是语文教学中不得不思考的教学重点。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也将继续努力,争取上好有内容、有思想、有深度、有美感的语文课。
总结
在落实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化教育的今天,事实上如果就教师而言,只讲课谈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教师该如何应用教学机智,搞好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正所谓大智无痕,它如春风化雨,如暗夜明灯,教育的真谛,并不是一句苍白的宣言或口号,它常常蕴藏在平凡的教育故事里。真正的教育,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在教育故事中反思,合理利用教育机智,我们才会在教育这条路上收获更多。
但是没有情怀的教育机智是无用的教育机智,教学机智不是单纯的技能和技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更不是虚情假意的做秀,它能够在一定层次上反映出教师的个性品质,师德素养,教学智慧等方面。而在大多数教育案例中往往最需要对学生的包容,爱不仅是教育机智的全部,还是教育机智的源泉,在教育故事中寻找,在教育案例中成长,我相信这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
END
图文
雄县第三高级中学小分队
排版
张硕
初审
刘思佳
终审
袁永昌(驻县教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