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奋力推动新时代昭通滇东北崛起中
2023/6/6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推动新时代昭通滇东北崛起
今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深入云岭大地考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云南擘画美好蓝图。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处处展现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深切关爱和深情牵挂,彰显出大爱无疆、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夙夜在公、以身许党,始终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与担当,义无反顾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为我们立起了高山仰止的时代高峰,树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以总书记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时刻感召自己,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沿着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美好蓝图砥砺奋进。
五年前的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新年离京考察首站就到昭通,踏上废墟查看灾情,嘘寒问暖关心群众,板房学校听取汇报,对昭通恢复重建、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作出最高指示。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将殷切嘱托化作催人奋进的强大力量,在废墟之上重建家园,灾区实现涅槃重生。五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昭通生产总值从年的.34亿元增加到年的.2亿元、年均增长9%,累计减贫.0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4%、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6.24万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交通大升级、城市大建设、产业大发展、民生大改善,昭通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实践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强调“主题教育有期限,践行初心无穷期”,指出“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对“扎西会议”的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多次研究威信县长征文化国家主题公园建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云南全团建议提交大会,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力推进。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纲”和“魂”,坚定不移地学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要主动服务和融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云南的“三个定位”发展大局。总书记年和今年到云南考察,都要求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是总书记为云南量身定制的三个目标定位,寄予云南殷切期望,是我们奋进新时代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昭通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地通往南亚东南亚双向大走廊,我们落实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要坚持“三个定位”这个大局和大势,从中体现昭通作为。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维护各族群众融合发展的大好局面。昭通有24个少数民族69万人,昭通各族群众团结进步,是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我们正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精神家园共建、和谐关系共创、发展成果共享、民族事务共治、示范创建共促五大标志性工程,突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加强革命历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让各族群众树牢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把加快发展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钥匙,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覆盖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到年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持续巩固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服务云南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服务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昭通位于金沙江下游右岸,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有大小河流条并全部汇入长江,其中金沙江在昭通境内长达公里,占云南总长的三分之一;赤水河发源于昭通,是生态河、美酒河、美景河、英雄河,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赤水河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批示。昭通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维护云南生态安全乃至国家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直接关系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的成效。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和赤水河保护重要批示精神,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统领,以“守住一片蓝天、绿化一方群山、护好一江清水、建设一座果城”为抓手,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把昭通生态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把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越筑越牢,服务云南建设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
建设大枢纽大通道,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昭通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和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四城物理交汇之地,自古就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是内地通往南亚、东南亚和云南通往内地的双向大走廊,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节点。我们充分利用独特地理区位优势,坚持交通先行,建设横连东西、纵贯南北、四通八达的交通大网络,畅通出省出海出境大通道,支撑对外大开放大发展,建设双向大走廊。依托大枢纽大通道,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基础连通、生态共享,积极融入滇中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昭通打造为云南融入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在云南建设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体现昭通作为。
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凝聚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殷切期望,是云南在全国发展中突出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昭通新时代发展的大局,需要昭通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要自觉在“三个定位”中找准目标、方向和定位。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抓住未来五至十年关键时期,加速推动昭通滇东北崛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昭通滇东北崛起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使命,是昭通不懈奋斗的时代强音,凝聚了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和关怀,凝聚了昭通儿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志气和希望。我们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强化昭通滇东北硬条件崛起和软环境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打牢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云南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扩大有效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闭塞地区难以走出跨越发展之路。昭通滇东北崛起必然是综合交通作为重大战略支撑的发展之路。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交通先行”战略,全面实施“五网”基础设施大会战,打响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攻坚战,推进“互联互通”发展,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打破最突出的交通瓶颈制约,“十三五”规划的12条高速公路全部落地建设,今年将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与毗邻州市和四大区域中心城市的高速通达,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公里,未来形成“二环四纵五横九联二十二出口”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十四五”时期将建成昭通新机场,打造金沙江黄金水道,在成贵高铁通车和年渝昆高铁通车基础上,推进攀昭毕遵、六威昭等铁路建设,把昭通建成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推动昭通综合交通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转变,实现从交通大市向交通强市的转变,为昭通滇东北崛起打牢最坚实的交通基础。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强劲动力。昭通滇东北崛起必然是以产业为根本动力的发展之路。昭通境内资源富集,水能资源富甲全滇,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三座巨型电站总装机容量接近两个三峡电站;矿产资源富集,煤、硅、硫铁矿储量居全省首位,为我国南方最大的褐煤田;生物资源品种优良,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和全国品质最优的野生天麻核心区域;旅游资源禀赋高、类型全,大山、大水、大峡谷与江川河流、山峦峡谷交相辉映。我们要充分用好这些资源优势,沿着省委省政府八大重点产业和“三张牌”发展方向,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加快70万吨水电铝、80万吨绿色硅材及下游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我国西部“硅谷”和“铝谷”;坚持“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区;突出“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旅游和旅游康养,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为昭通滇东北崛起培育强劲的产业动能。积极布局“新基建”发展,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支持亮风台等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构建“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迭代产业体系,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以苹果之城引领枢纽城市、宜居城市、文明城市建设,打造发展引擎。城市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和窗口。昭鲁坝子是全省第四大坝子,面积达平方公里,这是昭通城市崛起的基础条件。昭通中心城市夏季气候凉爽,川渝地区的不少游客每年夏天都要来这里避暑,大山包、昭璞绿道、省耕公园、乌蒙水乡,以及正在建设的滇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千顷池公园将成为昭通打造旅游康养城市的独特优势。苹果是上天赐予昭通的圣果,天然早熟、早甜香脆的“金苹果”飘香全国,苹果之城是昭通城市发展的独特魅力。当代昭通形成了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