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云南威信县持续发力做好脱贫后半
2022/8/9 来源:不详斑蝥酊斑秃 http://news.39.net/bjzkhbzy/190322/6985742.html
自年退出贫困县序列以后,威信县坚持做到慎终如始,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推动脱贫成效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全力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双推进”,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持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现各领域党支部提质提升,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将党建工作重心向脱贫攻坚聚焦,建强“领头雁”队伍、后备干部队伍、人才队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四支队伍”,带动和引领全县干部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路。坚持支部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全县87个村(社区)全覆盖建立村(居)民发展议事委员会个,每季度评选50个“五好议事会”,每个给予元的奖励,大力推动村(居)民发展议事委员会作用发挥,目前,已开展议事余次,解决问题件,调解矛盾纠纷起。开展“五面红旗村”评选,激励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立比学赶超竞争意识,以真感情干好农村事,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开展“五星工作队”评选,每季度评选11支“五星工作队”予以通报表扬,进一步强化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激励驻村工作队员当担作为、干事创业,推动驻村工作队员在岗履职、发挥作用。持续开展“三讲三评”“自强、诚信、感恩”“新希望、新家园、幸福生活在眼前”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答好“增收题”,持续推动产业就业组织化。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能力,夯实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根基。立足“1+N”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的产业发展新路子,确保贫困群众既“富脑袋”也“富口袋”。建成万亩连片方竹基地11个,种植规模达45.2万亩;建成猕猴桃示范基地1.4万亩、魔芋基地2万亩以及蔬菜、柿子、桃子等高原特色产业基地上万亩;建成投用年出栏头规模化标准化生猪养殖场82个、年出栏6万头仔猪繁育场1个,产业培育迈出坚实步伐。今年首批出栏生猪的双河比喜养殖场,村集体半年收益79万元、纯收益59.75万元,户入股群众平均收益元。在去年整合万元奖补资金的基础上,又整合万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全县81个村集体公司年收益均达2万元以上目标。在大力发展产业基础上,有序转移劳动力输出,提高就业率,不断强化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
近几年来,全县共累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人次,实现工资性收入近40亿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户,确保了人收入有保障。定期“回头看”,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双组长”“一把手”责任制,建立贫困跟踪监测预警机制,打牢贫困户脱贫后不返贫的基础。采取县处级领导挂乡包村,以行政村为单位、村民小组为排查网格,常态化对贫困人口尤其是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等进行排查分析、动态管理,及时准确掌握贫困人口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研判所采取的的脱贫措施是否持续有效,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排除,有效防范返贫现象发生。全面落实健康扶贫30条措施,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通过“四重保障”“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及时结报等政策措施,解决贫困群众医疗问题,坚决杜绝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严格按照“双线六长责任制”要求,通过精准控辍、精准资助、精准帮扶等方式,全面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为适龄儿童提供就学保障,确保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防贫返贫救助基金万元,预防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返贫,目前,累计兑现防贫救助资金6期、兑现资金.万元,救助农户户,确保群众稳定脱贫。
作者:威信县委组织部彭翼龙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