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全面治理的大河为什么是淮河自驾

2022/11/26 来源:不详

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21.html

走淮河的第十天,我们来到了淮滨县。

淮滨是建国后在淮河岸边新设的县,跟已经走过两三千年岁月息县、潢川不同,淮滨没有多少风云往事可供讲述。

但我们依旧对淮滨充满期待,因为这座年轻的县城恰好处在淮河干流的一个重要节点上——它是淮河上、中游分界线,是淮河在河南省的 一站,也是整个淮河航运的起始点。另外这里还有全国 一座以淮河命名的主题博物馆,像是人们在淮河上安放的一个注脚,全方位展示了淮河流域的地理风貌、历史演进和人文风情。

所以,了解淮河的故事,淮滨非来不可。

淮河博物馆,别出心裁地建在一座湖心岛上。

上岛的路还在修整,我们在河边等了一些时候,才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过去。

有时候我在想,到博物馆究竟应该看啥?出土文物大多数只能走马观花,很多物什别说了解,就是连读都不会,卣、斝、盨、簋、軎、甗、簠、罍……于是盯着铭牌张着嘴巴,半天也发不出一个音,只好说:“不错。”

转而选择阅读墙上的文字资料, 展厅往往从宇宙洪荒的史前时代开始,走了半天,感觉熬出头了,发现接下来的三皇五帝与夏商周也同样渺茫无边。

所以我感觉逛博物馆,更多是在接受时空上的熏陶,看没看懂不用太苛刻,当你停在某个陶罐或是青铜器前,忽然由衷地赞叹罐子的精美、纹路的迷人,这座博物馆就达成了它的使命。

淮河博物馆,却注定不可能用一个罐子打动我们。

淮河不长,也没什么高峡险滩,即使很多人住在淮河流域,他们对淮河的印象也是比较淡薄的。如今,除了在天气预报里还能时常听到“ 淮”、“江淮”等相关的词,这条波澜不惊的大河已基本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但淮河又实在是一条泛滥了八百多年的祸河,自从 河夺淮,淮河两岸的洪涝灾害就没有消停过。

据不完全统计,从年 河夺淮入海,到年新中国成立,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次规模较大的洪灾,平均每2.4年发生一次。

每次洪水来袭,常有数千万亩耕地遭到席卷,无数城镇村庄被浊浪吞没,成千上万人沉溺水底。

而洪水过后,紧跟着的是疫病和饥荒,流离失所的灾民还没从惊惧中缓过神来,就又被死亡扼住了咽喉。

博物馆的治淮展厅里有一幅很长的画卷,我想我曾在哪里见过,也许是课本上也说不定。

我再次端详这幅画,长卷的一个角落,画着一位倒在地上的女人,她双手软软地垂下,怀里有个婴儿,绝望的是,那女人可能已经死去,而婴儿还抓着妈妈的衣服,努力地贴近母亲的乳房。

看到这里,我心头一颤,连忙四处寻找宝宝,宝宝正由爷爷抱着。我跑过去,接过宝宝紧紧抱着说:“妈妈 不会离开你。”

猛然间我想,人的命运同河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所有大河的命运集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国运。国家生气蓬勃,前途光明,河流才能得到整饬,祛除隐患,使洪水行滞有序,岸上的人才能被挡在灾难之外,得到安宁的生活。

年夏天,淮河再一次爆发特大洪水,沿淮27个县沦为泽国,余万人无家可归。也是这年夏天, 爆发,美国同时向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派驻 队,威胁我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

一时间,来自南方的灾情和北方的战情交替不断地出现在毛泽东的案头,经过一个又一个殚精竭虑的不眠夜,毛泽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修治淮河!

对成立未满一年,百废待兴,物力匮乏的新中国而言,同时做出上述两个决策无疑需要非凡的决心和胆魄,而事实证明,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在最艰难的时刻依旧保持洞见和定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走到今天,我们能看到这两个决策带来的重大意义。出兵朝鲜,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并为国内建设争取到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外部环境;修治淮河,巩固了新 权的威信,极大鼓舞了民心士气,甚至逃荒在外的灾民,听闻后也纷纷返回家乡,投身于治淮事业。

年10月14日, 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1月6日治淮委员会成立,同日苏北运河整修工程开工,次年5月毛泽东手书“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号召豫皖苏三省干部群众携手奋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彻底治好为害八百年的淮河水患。

淮河流域掀起一轮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力量奔赴淮河两岸,数百万民工活跃在治淮工地上,红旗猎猎,呼号震天,每一个见证这种场面的人,都不会怀疑这个新生国家的旺盛生命力。

从年到年,治淮70载,各级 府累计投入资金亿元,建成水库余座,堤防6.3万公里,水闸2.2万座,行蓄洪区27处,塘坝、机井、引水灌渠不计其数,淮河由此成为新 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苦难史一去不返,住在淮河边的人再也不用担心“夜半响锣”,也无需再惊慌失措地“跑水反”,“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真正成为沿淮地区的现实写照。

从博物馆出来,太阳已经偏西。我们朝霍邱县出发,这段路程有一百多公里,开着车跑到晚上八九点,天都黑透了,还没到县城,倒是途经了一个名叫马店的小镇,这个镇子一眼看上去就很热闹,各色摊贩在十字路口四面延开,一溜的小灯泡忽闪忽闪地映出琳琅满目的美食。

索性我们就停在路边,找到一家羊肉面馆,啃了几根油滋滋的卤羊腿。羊肉在河南十分流行,很多城市都有一个散发着浓浓西北风的角落,好像被回族同胞带偏儿的那种风情,每每路过这样的地方,味蕾总会率先受到激励,然后脚步就顺从地跟了过去。

不过吃完的时候,我才想起,其实我们已经到安徽了。

次日清晨下楼,发现我们入住的酒店门前有一个菜市场。市场上有卖鲜活的小龙虾,居然只要十块钱一斤,小龙虾在这里这么便宜吗?

另外我还买了一只不大的烧鸡,早饭一个人就解决掉一只鸡,真好吃啊。

全家围观我啃完鸡以后,就直奔水门塘。

水门塘古时也叫大业陂[bēi],为楚相孙叔敖在多年前所督建,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治淮工程。

大业陂本是一片洼地,易被水淹,难以耕种,而它周围的岗地又常因缺水灌溉,影响收成。“三年旱,三年淹,三年蝗虫飞满天”,百姓生活凄惶,却无计可施。

孙叔敖做令尹后,因势利导,筑堤修闸,将水洼扩建成一座水库,涝时收蓄洪水,旱时开闸灌溉,十多万亩农田竟靠着这个水塘连年丰收。

俯瞰霍邱县城,很像一只蝴蝶,左右两片蓝蓝的大翅膀,分别是城西湖和城东湖。

这两个大湖原也都是低洼水泽,在 河夺淮以前,洪水宣泄通畅,常是水来成湖,水去成滩,四周的居民还能见缝插针地在滩地上种庄稼。

河夺淮以后,淮河河床抬升,淮水倒灌,两片水泽就变成了两座大湖。而且由于湖底较高,湖水常常漫溢成灾,甚重。

两湖在年的治淮规划中被划为重点蓄洪区,并在次年开始兴建蓄洪工程。城西湖自年代起还经历了一轮长达20多年的围垦,可后来因为得不偿失,又退垦还湖,恢复了其原有的宽广水面。

我们去城西湖看了一眼。虽然都叫西湖,千万不要跟杭州西湖联系起来。杭州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楚楚动人,城西湖是没有的,城西湖五大三粗地向远处横越,看不到边界,密密麻麻的渔船远远近近地停泊着。

所有的船都如同被摁了暂停键一般,静止在水面上,很多船只并没有靠岸,蓝天底下,万籁俱寂。我回头看到几个集装箱,其中一面门边挂着一个“水面管理处”的牌子。

没一会儿来了两位女性,她们去管理处问能不能坐船玩。不知道得到什么回复,她们在岸边走了一圈,来了一个开快艇的,她俩兴高采烈地“出海”了。

目送小艇破浪远离,我们也登车向淮河奔去。今天的重点是去看有“淮河小浪底”之称的临淮岗大坝。

走到坝头的广场上时,宝宝睡着了,我抱着他坐在车里,看到天空中飞满了风筝。

没多久宝宝醒了,广场上一位小摊贩经营着电动秋千,兼卖风筝、凉皮、矿泉水。我从车里下来,抱着宝宝饶有兴致地看着。老板招呼我让宝宝坐秋千,我说他太小了,还玩不了。

他说:“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可以让他坐在上面,你在旁边搂着他。”他又说:“小孩子都好奇的嘛。”

瞬间我觉得老板特别好,他一定会发财的。

临淮岗大坝总长77.5公里,起初我们查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怎么都无法相信,这个长度就算开车也得跑上一两个小时,那大坝岂不是要跨越好几个县?到了现场,才明白两三分,混凝土主坝没有那么长,主要是土质的南北副坝,长度合计将近69公里。

修这么长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这座大坝的主要使命就是拦截洪水,所以它确切的官方名字又叫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淮河多洪水,除了因为受 河干扰,淮河本身的地理条件也是推波助澜的重要因素。

淮河干流全长约公里,从源头到入海口的落差却不足米,其中淮滨县洪河口以上属淮河上游,长公里,落差米;洪河口至洪泽湖出湖口属中游,长公里,落差16米;洪泽湖到扁担港入海口,长公里,地面落差只有6米。

这样的地势,一旦暴雨来袭,上游的洪水将如猛兽般迅速冲落,而下游河道因为落差小,且又被 河泥沙淤塞,难以行洪,如此则必然导致洪水翻出河堤,在平原之上四处漫流。

年夏天,淮河流域又一次出现超高降水量。雨季从5月开始,6月相继降下大雨和暴雨,7月又接连发生5次大暴雨。虽然治淮工作已展开3年有余,可业已完成的导淮工程根本招架不住如此庞大而集中的来水量。

7月下旬,淮河中下游迎来 洪峰,各处大堤普遍漫决,淮北平原一片汪洋。

这次洪灾,地处中游的安徽省受害最甚,全省万亩农田被淹,万间房屋倒塌,人不幸遇难。

洪水过后,治淮委员会就提出在中上游分界线附近建造一个控制性工程,减轻中下游的防洪压力。这个工程最终选址在霍邱县城北面的临淮岗。可当时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工程进展很慢。

年安徽省再度发生惨重的洪涝灾害,在淮河中游兴修洪水控制工程的紧迫性愈发凸显。

这一年国务院确定实施以防洪除涝为要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已经停工近40年的临淮岗大坝再度被提上日程。

年,重新规划设计的临淮岗特大洪水控制工程项目获批,1年底正式开工,7年6月全面竣工。工程通过验收还未满月,淮河就发生了新一轮的洪水。

这次洪水是建国以来仅次于年的流域性大洪水,新落成的临淮岗控制工程同上下游的水库、分洪道和行蓄洪区密切配合, 调度洪水,削峰错峰,大大减弱了洪水的成灾能力,使整个流域无一人员伤亡,无一堤防决口,无一水库溃坝,无一城市被淹。

这是人们应对淮河洪水所取得的 成绩,中国治淮史在三代人的努力下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离开临淮岗大坝后,我们又顺水而下,去往二十多公里开外的正阳关。

为了能在正阳关欣赏淮河日落,我们开车穿过镇子,直接来到了淮河边。河岸上是一人多深的芦苇荡,岸边停泊着一艘轮船,看起来还有一户人家住在里面。船上几只可爱的小狗,钻来钻去十分活跃。它们的活跃也让这里越发生出寂寞的气息。

不远处有渡船往来,要过河的人坐在摩托上耐心等待,一叶渔舟摇着桨橹从对岸的河湾里缓缓划向河心,舟上的渔民站起来把一张大网撒入水中,水面被落日染成了淡淡的红色,灰暗的天空下几只大鸟扇着翅膀飞过……倏忽间太阳已经没入地下,这些慢悠悠的场景也在迅速消退的光线中匆匆隐去。

我们回到镇上的时候,天已经漆黑,路上有一群人敲锣打鼓,耍弄着民间的快乐。

夜色朦胧,我们看不清正阳关的样子。从一座古老城门下穿出去,忽然就陷入了死胡同,到处都在维修,矮矮的房子前围着纱网,街道两侧都在挖沟,石板堆叠在路上,昏 的灯影中,一个少年正跳跃着行进。

下车,沿着一个小巷走了一截,黑黢黢一片,什么也没看到,我们只好掉头,原路返回。对这个淮上重镇的探索也到此为止。

正阳关处在淠[pì]河、颍河与淮河的汇流处,水运发达,曾是淮河中游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明中叶,朝廷在此设立收钞大关,通关货船的税银白花花地流入,时有“银正阳”之誉。清末,十五省会馆聚首正阳,各地商贾摩肩接踵,外国商人与传教士亦随处可见,堪为淮河上的“外滩”。

本来,明清时期的繁华足以让今天的正阳关以丰盛的文物古迹光彩照人,但可惜的是,正阳关几乎什么都没有留下。

近代以来的几场大水让这座千年古镇反复遭受冲刷浸泡,无数房屋在洪水中坍塌,许多人离家远走,再也没有回来。同时期铁路兴起,河运遇冷,正阳关的江湖地位直线滑落。九十年代,关内存留的古建筑又被进一步拆除,到现在只剩下一座清真寺和三个残缺的城门静静守望。

驶离正阳关时,我们看到一个横跨在公路两侧的青石牌坊,额题四个大字“淮南古镇”。从牌坊下穿过,我又想起了那句豪气的谚语:“淮河三面八百里,七十二水通正阳”。

水是正阳关的命脉。正阳关因水而兴,因水而衰,似乎已走完了一个轮回。如今,淮河又开启了新的纪元,那些纱网的后面是否也在酝酿着一个古镇的新生?

点这里观看相关视频↓

什么是淮河小浪底?自驾走淮河第七集,洪水的伤痕与治淮的努力

连载文章前五篇在这里↓

寻踪淮河上的古国,探访 姓与蒋姓的起源地,自驾走淮河第五章

三千年不改姓的息县,何以能称中华 县?自驾走淮河第四章

为什么说河南信阳是一座宝藏城市?自驾走淮河第三章信阳寻宝

茶叶这么贵,茶农为什么不挣钱?自驾走淮河第二章,走进信阳茶乡

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