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威信城区三次遛狗即捕杀官方回应
2022/8/30 来源:不详△图片来源于网络
11月13日,云南昭通威信县公安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发布《关于威信县文明养犬、禁止遛狗的通告》。通告称,县城城区内禁止遛狗,一旦发现,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处50元以上元以下罚款;第三次联系公安机关予以捕杀。
激烈辩论支持与反对声并存
该政策发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充满肃杀气的“捕杀”一词引起爱宠人士的不适,网友也围绕该严苛、不留情面的“捕杀”内容展开激烈讨论。
△图片来源于微博“这相当于,哪怕我牵着绳子、戴上狗套、做好粪便的清洁工作,都不行。”家住威信县城区的市民高某养了一条阿拉斯加犬,他认为,狗通人性,一天不遛就会在家里抓狂、撕咬,“狗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员,不遛它怎么可能?”
高某是当地某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也是当地反对上述通告相关条款的爱狗人士代表。他指出,不排除有些养狗人士,在遛狗时有不文明的行为,“针对这些犬只和犬主的行为,政府出台政策加以约束可以理解,但如果一刀切地全面禁止遛狗,我认为这是对个人权利、私产的一种侵犯。”
△图片来源于网络还有人从法律层面上反驳了该政策的合法性。从上位法看,无论是《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还是《治安管理处罚法》,都无相关规定。即使是通告直接依据的《昭通市城市管理条例》,也仅规定“携带其他宠物出户的,应当牵系”“大型犬、烈性犬应当圈养或者拴养,不得放养”。
更何况,公开资料显示,昭通市曾出台一份《昭通市养犬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了实行养犬许可证制度。这就意味着,只要当地居民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许可证,遵循了拴绳等规约,那遛狗权利就该得到保障,而不容随意侵犯。
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对威信县的“禁遛狗新政”。“我们看了各方意见,网络上大约有60%—70%的网民支持我们。”20日,威信县委宣传部分管外宣工作的负责人表示,在当地,该新政并未在普通市民中产生多大影响,“反而引发了外地网民的广泛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当地多有狗患。威信市民狂犬疫苗的注射地,为位于城区的扎西中心卫生院。负责狂犬疫苗注射的医务人员表示,目前当地每日注射狂犬疫苗的患者人数为3-4人,“多是被狗咬狗抓”。
此前,威信县有关部门也陆续接到了一些投诉,“有市民说,一些大型犬喜欢接近小孩子,这让小孩子害怕、恐惧。”
威信县委宣传部负责人称,威信县正全力冲刺云南省“美丽县城”的创建及迎检,县城街道整洁一新,但街上的一些石墩,清洁工刚刚擦拭完,就有犬只跑过去,掀起后腿撒下一泡尿,“狗的管理问题,是在这个‘美丽县城’建设过程中,市民投诉、反映出来的,对我们来说也是个管理上的新难题。”
官方回应推迟但不停止执行
上周,据中新网报道,威信县政府“美丽县城”建设指挥部在此通告引发争议后举办了一场座谈会。威信县委宣传部分管外宣的负责人表示,该政策并未暂停,“只是在同步修订完善”。
其称,当地主要领导对该政策引发风波后的进一步指示,仍旧是“要依法依规执行”。21日,该负责人再次强调,当地并没有暂停“禁遛狗新政”的执行。
△威信县街头的流浪狗。摄影/上游新闻上述负责人坦言,该县发布通告时,个别字眼未经深思熟虑,尤其“捕杀”二字刺激到了爱狗人士,改为相对温和的“处置”可能更为妥当,“我们会充分考虑各方意见,但总的政策将一如既往地执行。”
说实话,官方回应令人失望。
该事件经过十多天的发酵,民意可鉴,其中不乏中肯的建议与批评,但令人意外的是,威信县政府给出的解决方案竟只是将“捕杀“一词更改为”处置“,这无异于本末倒置、掩耳盗铃。玩文字游戏并不会让人忽视该政策不合法、蔑视生命、侵犯养宠人个人权利的立场。
一个国家的道德进步程度,可从其对待动物的方式来判断,一座城市亦是。治理狗患、创建完美城市本是件好事,若是处理妥当,既能让养宠人感到舒心,又能彰显一座城市的道德文明。如今,却因这一懒政让养宠人寒了心。制定新政,最怕过犹不及,希望当地政府能真的听见民声,再三斟酌。
新闻来源
新京报、中新网